示例:严格的教育,严格的训练,严格的管理,使交警支队成为济南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。
3.相邻两个数字表示概数,要用汉字数码,中间也不要加顿号。如:两三个‖三五天‖二十七八岁‖六七点钟。
4.相邻两个数字连用,有时不是表示概数,而是一种缩略形式,中间要加顿号。如:初中一、二年级‖国棉六、七厂‖八、九两个月‖17、18号楼‖102、103路无轨电车。
5.并列的引语、并列的书名、并列的括号,中间使用顿号符合《标点符号用法》。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,也可以不点顿号。因为引号、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,可以避免“满纸黑瓜子(顿号)”。
示例:在这个句子里,“伟大”“光荣”“正确”都是形容词。
示例: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《西游记》《红楼梦》。
6.“-”“二”“三”和“甲”“乙”“丙”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顿号。
7.位置禁则:顿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。
C、顿号使用常见差错
1.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。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,上一层用逗号,次一层用顿号。
错例: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,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、基础设施、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、信息的收集、处理和应用、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、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。
(正: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,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,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,环境的治理与保护,信息的收集、处理和应用,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、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。)
2.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,中间却用了顿号。
错例: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、396套,绿化率达到45%。
错例:评委会用无记名投票选举,选出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105人,其中中央级出版社32家、34人,地方出版社65家、71人。
3.“甚至,尤其,直至,特别是,以及,还有,包括,并且,或者”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。
错例: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、不同季节、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,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。
错例:如果后天下雨、或者我突然有事,我就不能到你那儿去了。
(六)分号
A、分号的基本用法
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。
示例:一根普通电话线,只能通三路电话;一条微波线路,可通十万路电话;而一条光缆线路,可以通一亿路电话。
示例: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
B、提示
1.如果分句比较简单,内部没有出现逗号,分句间也就用不着分号。
示例:谦虚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。
示例:我渐渐爱上这些孩子了,孩子们也爱上了我。
2.位置禁则:分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。
C、分号使用常见差错
1.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。
错例: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;身份证;高中毕业证书;体检证明;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。
错例:主食和肉食量高;水果,蔬菜量低;室外活动量少,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。
2.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。
错例: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、纺织、印染、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;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。
3.多重复句中,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,之间却用了分号。
错例: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,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、制度化;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;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,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。
(正: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,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、制度化,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,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,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。)
错例:从文化程度上看,高学历者;从职业上看,技术人员、个体工商人员和学生;从年龄上看,35岁至
44岁的人,更加认为有必要进行夫妻财产公证。
(正:从文化程度上看,高学历者,从职业上看,技术人员、个体工商人员和学生,从年龄上看,35岁至44岁的人,更加认为有必要进行夫妻财产公证。)
4.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。须知: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。
错例: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。一是它形式自由。孩子愿意就参加,不愿意可以不参加;二是内容丰富多彩。孩子们的兴趣、爱好,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;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。考试成了展览、演出、小型报告,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。
(正: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:(一)形式自由。孩子愿意就参加,不愿意可以不参加。(二)内容丰富多彩。孩子们的兴趣、爱好,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。(三)评定方法轻松活泼。考试成了展览、演出、小型报告,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。)
(七)冒号
A、冒号的基本用法
1.用在称呼语后面,表示提起下文。
示例:同志们: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。
2.用在“问、答、说、想、认为、指出、宣布、证明、发现、透露、表明、例如”一类动词的后面,表示提起下文。
示例: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: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,到了春天,天气转暖,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。
3.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,表示提起下文。
示例: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:第一是官兵一致.第二是军民一致,第三是瓦解敌军。
4.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,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。
示例:本店经营品种:服装、鞋帽、钟表、玩具和家用电器。
B、提示
1.冒号的形式是“:”,左偏下,不要与上下左右居中的比号“:”混淆。比号是数学符号。
2.冒号的提示范围。一般说来,冒号用在句子内部,它的提示范围到一个句子完了为止。但是,它的提示范围有时也可以超出一个句子,管到几个句子,甚至是几个段落或成篇的文字。如人们写信时在开头收信人的称呼后用的冒号,又如讲话稿一般在开头的称呼语后面用的冒号。
3.“问、答、说、想、认为、指出、宣布、证明、发现、透露、表明、例如”一类动词的后面,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。
示例:他在讲话中指出,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,必须立足本职岗位,矢志艰苦奋斗。
4.“问、答、说、想、认为、指出、宣布、证明、发现、透露、表明、例如”一类动词的后面,如果宾语不长,这些词语后没有什么停顿,就不必用标点符号。
示例:他说今晚不回来吃饭。
示例:事实证明我错了。
5.位置禁则:冒号不出现在一行之首。
C、冒号使用常见差错
1.冒号套用。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。
错例:心理学研究表明: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:遗传、环境和教育。
错例:记者在北京一些小学采访,不少教师反映: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:劳动观念淡薄,缺乏劳动习惯;生活自理能力低,不懂得爱惜财物。
2.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,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。
错例:厂领导及时提出:“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,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,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”的新思路。
3.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。
错例: 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,正准备换个地方放,突然,随着一声:“谁让你动我的杯子”的怒吼,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,一把夺走了杯子。
4.冒号与“即”“也就是”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。
错例:他们加强了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、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个工点的安全管理。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“三不放过”: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,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过,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。
标 号
(一)引号
A、引号的基本用法
1.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,用引号标示。
示例:要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,“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”。
2.行文中需要着重说明的词语,用引号标示。
示例:“坤包、坤表、坤车”里的“坤”,意思是女式的,女用的。
3.行文中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,用引号标示。
示例: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、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“理论家”越少越好。
B、提示
1.引号的形式分双引号“ “” ”和单引号“ ‘’
”。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,外面一层用双引号,里面一层用单引号。如果偶尔出现三层引号时,最里一层引号用双引号。
示例:《毛泽东选集》对“李林甫”是这样注释的:“李林甫,公元八世纪人,唐玄宗时的一个宰相。《资治通鉴》说:‘李林甫为相,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及为上所厚、势让将逼已者,必百计去之;……
世谓李林甫“口有蜜,腹有剑”。
2.在“某某说”的后面点号的用法。这要根据“某某说”的位置而定。
(1)如果“某某说”在引语前,它后面一般应该用冒号,而不应该用逗号。
示例:林小姐哭丧着脸说:“妈呀,全是东洋货!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?”
(2)如果“某某说”在引语后,它后面要用句号。
示例:“妈呀,全是东洋货!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?”林小姐哭丧着脸说。
(3)如果‘某某说”在引语中间,它前后的引语是一个人的话,它后面要用逗号。
示例:“妈呀,”林小姐哭丧着脸说,“全是东洋货!明儿叫我穿什么衣服?”
(4)如果“某某说”后面不是直接引语,而是转述“某某”话的大意,不用引号。“某某说”的后面一般用逗号。
示例:女朋友去看了回来报告说,最喜欢那套短装:紧身的花色皮衣,很孩子气的。
3.既有直接引语,又有间接引语时,引号的使用。直接引用的部分用引号;间接引用的部分不用引号。直接引语后面的句末点号放在后半个引号后边。
示例:他指出,科学是没有地区性局限的,“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,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”。
4.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,引号的使用。一般要在引文的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加上前引号,而只在引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结尾才使用后引号。这样的多段落引用,还可以采用另外字体(如仿宋或楷体),每行缩一两个字,就不再需要另外用引号了。
5.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。
(l)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,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,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。
示例:总之,在任何工作中,都要记住:“虚心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。”
(2)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,那么末尾的标点必须放在引号外面。
示例:大革命虽然失败了,但火种犹存。共产党人“从地下爬起来,揩干净身上的血迹,掩埋好同伴的尸首,他们又继续战斗了”。
6.位置禁则:引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,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。
C、引号使用常见差错
1.滥用引号。词语没有特殊含义,随便加上了引号。
错例:樱花飘落时,就像漫天的“雪花”在飞舞。
错例:她把从牙缝里抠出的钱全花在了“刀刃”上,为的就是能多“摸”一次电脑,能多买一盒英语会话磁带,能多购进几本参考书。
2.引号前后相关的标点处理错误。
错例:常言说得好“无酒不成宴”,所以酒的选择非常关键,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。
(二)括号
A、括号的基本用法
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,用括号标示。
括号里的语句只注释句子的一部分的,叫句内括号。句内括号要紧贴在被注释的那一部分词语之后。
例:①这句话是说,这次分别要等到一年以后(指下次放署假)才能放假。
②崇高首先指那些数量、体积和力量无比众多、巨大和有威力的自然现象(如太空、森林、海洋、群山等)和人类创造的许多伟大的工程、建筑(如万里长城、古塔、长江大桥、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)。
使用了句内点号,如果正文在这里还要用点号,点号要放在句内括号之后。
例:③这首楚辞体诗,写于一九零一年二月十八、日(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除夕)。
④我家只有一个忙月(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:整年给人家做工的叫短工;自己也种地,只在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称忙月),忙不过来,他便对父亲说,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理祭器的。
Back to home |
File page
Subscribe |
Register |
Login
| 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