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:
(8)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,有我姐姐、表哥、表妹、同学……等。(1993年上海高考题)
该句就犯了省略号和“等”同时使用的错误,应将省略号或“等”删去。
2.破折号与“即”“就是”等词语并用。破折号和“即”“就是”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,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。如:
(9)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——就是“中外之界”。
该句就犯了破折号与“就是”同时使用的错误,应将破折号删去。
(七)标点功用混淆。
每一种标点都有其独特的功用,如果混淆了它们各自的功用,就会导致使用的错误。如:
(10)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《中国文化》编委会联合主办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》的招生启事,立刻写信去报名。(1995年全国高考题)
(11)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,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者和服务人员;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。(1995年全国高考题)
(10)句混淆了书名号与引号的功用,该句中“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”不是书名、篇名和报刊名,而是一个需要指出的机构的专名,所以不应该用书名号,而应该改用引号,(11)句混淆了分号与冒号的功用,该句中“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”与前文不是并列关系,而是对前面分述的总结,所以不应该用分号,而应该改用冒号。
(八)引范围不清。
使用引号,首先必须搞清加引的范围。既不能多引,也不能少引。如:
(12)耿大妈对儿子说:“大成,见人该问好就问好,该行礼就行礼,别给人笑话,俗话说:‘礼多人不怪嘛’。”(1994年全国高考题)
(13)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,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“海尔一波普”彗星相比,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大阳旁边,金星、木星也同时出现于天宇。(1997年全国高考题)
(12)句犯了多引的错误,“俗话”的内容仅为“礼多人不怪”,不含”嘛”,所以“嘛”字应从单引号中拿出来。(13)句犯了少引的毛病,“海尔—波普彗星”是一个完整的专名,如果加引号,应将其整体引起来,而不应只引“海尔一波普”。
(九)停顿长短不当。
点号可根据其表示停顿的长短分为不同的级:句号>问号>感叹号,分号>逗号,顿号。一个句子内部用上了不同级的几种点号,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其表意的层次来。如果停顿的长短不当,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。如:
(14)我校是x x
x捐资百万美元,跨省办起的三所外语培训学校之一,有自己的教学楼,图书馆,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。(1996年全国高考题)
(15)今年春李,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平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,任务重、工程难、规模大。(1997年全国高考题)
(14)句中“教学楼”“图书馆”“教学设备”是动词“有”的并列宾语,而且又无层次上的区别,所以三者之间的两个逗号都应改为顿号。(15)句中“任务重”“工程难”“规模大”不是句内成分并列,而是三个分句并列,所以三者之间不应该用顿号,而应该改用逗号。再如例(13),“太阳旁边”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,表示前后两层并列,分述水星和金星、木星的状态。
(十)标号与点号错位。
1.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。(1)引文独立成句,意思又完整,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。(2)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,句末点号(问号、感叹号除外)放在引号外面。如:
(16)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-⑤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(1991年全国高考题)
恩格斯说过:“言简意赅的句子,一经了解,就能牢牢记住,变成口号;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,讲话、写文章“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“意则期多,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,力求“句句无余宇,篇中无长语④(姜夔《白石诗话》)⑤
① ② ③ ④ ⑤
A ”。 。” ”, ” 。
B 。” ”。 ” ” 。
C ”。 。” ”, ”。
D 。” ”。 ” 。”
标号①前的句子是对恩格斯的话的完整引述,所以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,据此可排除A、C两项。标号②④前的句子已作为引用者自己话的一部分,所以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面,据此可排除D项。所以,该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。
2.括号与点号的位置。(1)括号里的话是注释词语的,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。被句内括号注释的浯句,它的后边如果要用点号,点号应放在括号之后。(2)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,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。句外括号应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。如:
例(16)中,括号里的话“姜夔《白石诗话》”是注释句中成分“句句无余字,篇中无长语”的,是句内括号,所以句末点号应放在括号之后,C项将句末点号放在括号之前就犯了错位的错误。再如:
(17)他培育了许多香花,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(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,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)。
该句中,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,是句外括号,所以应将它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,而不应放在句末点号之前。
TOP
人气 发短消息
加为好友
人气 当前离线
UID63 帖子276 主题6 精华4 积分350 威望350 星 奖学金300 分 阅读权限255 在线时间16 小时
注册时间2008-10-31 最后登录2010-4-6
幼儿园
10楼
发表于 2010-3-1 12:32 | 只看该作者
四、词语(包括熟语)的正确使用
一、实词中同(近)音近义词的辨析
1、[包含 包涵]包含:里面含有。包涵:请人原谅, 如:请多~ 。
2、[报复 抱负]报复: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。抱负:远大的志向。
3、[抱怨
报怨]抱怨:指因不满而埋怨,如:做错事只能怪自己,不能抱怨别人。报怨:指对所有怨恨的人做出反应,现在不常用,常见的似乎只有成语“以德报怨”。
4、[暴发
爆发]暴发有两个意思:第一是指突然发财或得势(多含贬义),如“暴发户”,这一点与爆发不会混淆;第二指突然发作,多指自然的、具体的现象或事物发作。
爆发作“忽然发作”讲时,多指人为的、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、情绪、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。如:爆发力、爆发战争等
。另外,“爆发”还可特指火山爆发。
5、 [本义 本意]本义:词的本来意义,与引申义、比喻义相对。 本意:心里本来的想法、目的。
6、[必须
必需]必须: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、一定要,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,一般作状语,后面往往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,如:学习必须刻苦钻研。必需:意为一定要有的,不可缺少的,相当于一个形容词,一般用于修饰名词,作定语,如:煤铁等
是发展工业所必需的原料。
7、[变换
变幻]变幻:意为不规则的改变,即变换的方式或内容很不固定,如:风云变幻、变幻莫测。变换:意为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,其过程或结果一般是具体的,甚至是可以看见的,如:变换位置,变换手法。
8、[辨正 辨证 辩证] 辨正:辨明是非,纠正谬误。如“辨正发音”,可写作“辩正”。
辨证:辨析考证,如“经学者多方辨证”。亦为中医术语,“辨证医治”。 辩证:哲学术语,如“辩证唯物主义”。亦同“辨证”第一义。
9、[不齿 不耻]不齿:不愿提到,表示鄙视,如:人所~ 。不耻:不以为耻
10、[不利 不力] 不利:没好处,不顺利,如“出师不利”。不力:不尽力,如“措施不力”。
11、[苍茫 苍莽]苍茫:多指夜色、水域、大地等旷远、迷茫,引申为模糊不清。 苍莽:多指树林、山岭、大地等广阔无边,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。
12、[查看 察看]查看:检查观察事情的情况,如:~实情。察看:为了解情况而细看,如:~风向。
13、[陈规 成规]陈规:过时的、不适用的规章制度,如“陈规陋习”。 成规: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、方法,如“墨守成规”。
14、[处事 处世]处事:处理事物。处世:在社会上活动,跟人往来相处,立身~
15、[处治 处置]处治:处分;惩治。 处置:1)处理 2)惩治。
16、[传诵 传颂]传诵:流传诵读(诗文)。传颂:传扬歌颂。
17、[醇厚 淳厚]醇厚:口味纯正浓厚,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,此时同“淳厚”。 淳厚: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。
18、[窜改 篡改]窜改:指文字上的改动。篡改:不限于文字,且手段卑劣,也指曲解的意思。
19、[伺候 侍侯]伺候:可用于人,不分地位高低;也可用于牲畜等。 侍候: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。
20、[大事 大肆]大事:大力从事,如:~渲染。 大肆:无忌肆地(多指做坏事)。
21、[淡泊 淡薄]淡泊:不追求名利。如:~名利。淡薄:1)(感情、兴趣)不浓厚。如:人情~ 2)(印象)因淡忘而模糊。
22、[电信 电讯]电信:利用电话、电报等传递消息的通讯方式。如~部门。 电讯:1)用电话、电报、无线电等传播的消息。2)无线电信号。
23、[调节 调解]调节:从数量或程度上调整,使适合要求。如:水能~动物的体温。调解:劝说双方消除纠纷。如~纠纷。
24、[度过 渡过]度过:用于时间,如:~假期。渡过:指由此岸到彼岸。
25、[遏止 遏制]遏止:意为用力阻止,如:洪流滚滚,不可~。遏制:意为压制,如:~对方的攻势。
26、[发愤 发奋]发愤:决心努力,也可写做发奋。发奋:1)振作起来,奋发。如:~努力 ,~有为 2)同“发愤”。
27、[法制 法治 ]法制:法律制度。如健全~ 增强~观念。法治:1)先秦时法家的政治思想,2)根据法律治理国家,如~社会。
28、[反应
反映]反应: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,可引申为事情引起的意见、态度或行动等,如:学生们对这位新老师反应冷淡。反映:指把情况、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,如:学生们把对这位新教师上课的意见反映给了校长。另外,“反映”还可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,如:这部小说反映了现实的生活和斗争。
29、[妨碍 妨害]妨碍: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,阻碍。 妨害:有害于,如:吸烟~健康。
30、[分辨 分辩]分辨:用心辨别。分辩:用语言辩白。
31、[肤浅 浮浅]肤浅:(学识)浅,理解不深。(中性) 浮浅:浅薄。(稍含贬义)
32、[伏法 服法]伏法:被执行死刑。服法:服从法律制裁。
33、[扶养 抚养]扶养:扶助、供养。用于有各种扶养关系的人之间。
抚养:爱护并教养。用于长对幼。如: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,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,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。
34、[扶助 辅助]扶助:帮助。如:~老弱, ~困难户。 辅助:从旁帮助。如:多加~ 。
35、[伏帖 服帖]伏帖:心里舒服 ,顺从 。服帖:顺从,妥当,常用AABB式重叠 。
36、[富裕
富余]富裕:意为(财物)充裕,富余:意为足够而有剩余。后者侧重于表示“剩余”,如“富余人员”、“时间还富余,不必着急”等,可见“富余”意思较宽泛,可以指时间、人员、事物等,而“富裕”一般只指财物。
37、[个别 各别]个别:单个,极少数。如“个别现象”、“个别处理”。 各别:各不相同,有分别或特别。如“各别对待”、“形式各别”。
38、[工效 功效]工效:工作效率。如:提高~ 。功效:功能,效率。如:立见~ 。
39、[功夫
工夫]功夫:一般说是本领、造诣,如:少林功夫,“功夫”还可同“工夫”。工夫:一般用来指时间、时候,比如:没闲工夫(功夫),此时,“工夫”“功夫”通用。
Back to home |
File page
Subscribe |
Register |
Login
| 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