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词“任凭”后面提出的条件是极端的,后面一般不用表示选择的并列成分。“无论、不管”后则常用。
例:无论投弹还是射击,他们班的成绩都是优秀。
17.始终 一直 .
(1)用“始终”的句子都可换用“一直”。
(2)“一直”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,“始终”后的动词不能。
例:大雪一直下了三天。|我一直等到十二点。|从他走后一直到现在,都没来过信。
(3)“一直”可以指将来,“始终”不能。 例: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。
18.往往 常常
(1)“往往”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,有一定的规律性,不用于主观意愿。“常常”单纯指动作的重复,不—定有规律性,可以用于主观意愿;因此,“常常”可用于将来的事情,“往往”不能。
例:请你常常来。|我一定常常来。|他希望常常去。
[这几句里的“常常”都不能换成“往往”。]
(2)用“往往”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、条件或结果,“常常”没有这种限制。
例:每逢节日或星期天,我们往往到厂矿去演出|我们常常演出。|小刘往往一个人上街。|小刘常常上街。
19.未免
[副]表示不以为然,意在否定,但语气比较委婉。常跟程度副词“太、过分、过于、不大、不够、有点、有些…”以及数量词“一点、一些”合用。
(1)未免十形。
例:内容不错,只是篇幅未免太长。|情况很复杂,你的想法未免过分简单。|这房间未免小了—点。|你也未免太激动了吧。
(2)未免+动。
例:这事未免欠考虑。|同志们未免过分夸奖了。|老陈未免太不会讲话了,根本没有把问题讲清楚。
(3)未免+动+得…;动+得+未免…。
例:原料未免用得多了一些。(=用得未免多了一些)|你未免把他说得太好了。(=说得未免太好了)|这些手续未免规定得过分繁琐。(=规定得未免过分繁琐)
20.未免 不免 难免
“未免”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,侧重在评价。“不免、难免”则表示客观上的不容易避免。因此“未免”不能同“不免、难免”互相换用。
21.一概 一律
用于通知、规定时,概括事物,可以通用;概括人,常用“一律”。
例:过期一概(一律)作废。|后勤问题一概(一律)由老赵负责。|一律凭票入场。|麦收回来的同志一律休息两天。
22. 以致 以至
(1)以致:[连]致使。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,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。
例:他的腿受了重伤,以致几个月都起不来床。|这是她近来老想不通,以致非常苦闷的问题。
(2)以至:a表示在时间、数量、程度、范围上的延伸:例:实践、认识、再实践、再认识,这种形式,循环往复以至无穷。b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,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、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,例:他非常用心的写生,以至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。(也可以说“以至于”)
|
他读得很熟,以致能全文背诵。(“以致”表示不好的结果,应换成“以至”) |
改革幵放以来,许多国家政府和我们做生意,以至建立贸易伙伴关系,这是可喜的。(“ 以至”用得好.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的延伸)
23由于、由
(1)由于:表示原因或理由,从而导致什么结果,注意该词不能直接加“反而”。
(2)“由”是介词,其后一般加名词、代词或名词性短语,而“由于”则不能。
例:由于改编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,任凭主观想象,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,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。(“由于”不能直接与“反而”搭配.应在“反而”之前加上“不但没有加强原作的思想性”)24.只要
只有
(1)“只要”表示具备了某条件就足够了,但还可以有别的条件引起同样后果。(2)“只有”表示某条件是唯一有效的,其他条件都不行。
例:只要打两针青霉素,你这病就能好。(不排除其它药能治好)|只有打青霉素,你这病才能好。(其它药都不能治好)
25为了、为
(1)为了:表目的,其后往往是动词性的句子或者短语,注意表示原因,一般用“因为”不用“为了”。
(2)“为”后面一般跟名词、代词、或名词性短语。
26从而、进而
(1)从而:连词,上文是原因、方法等,下文是结果、目的等,相当于“因此就”;(2)进而:进一步
例: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分析之后,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。
("从而"连结上文的原因 、方法和下文的结果 、目的,应改为表示层进的"进而") |
中国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日本队.从而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成绩。
("从而"用得对)
27基于、鉴于
(1)基于:相当于根据(基是凭借、根据);(2)鉴于:觉察到,考虑到。(鉴引为教训的事或引为教训)注意: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,前边一般不用主语。
例:基于上述理由,我不赞成他当班长。("基于"表示理由,用得妥贴。) |
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,我主张换队长。(鉴于引出经验 、教训,后文指出应对措施。)
28既然 既
(1)既然:连词,用在上半句里,下半句里往往用副词“就、也、还”跟它对应,表示先提出前提,而后加以推论。例:~知道错了,就应当赶快纠正。
(2)既:连词,跟“且、又、也”等副词呼应,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。
29、逐步 逐渐
(1)逐步:副词。一步一步地,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骤。例: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了。
(2)逐渐:副词。渐渐,强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。例:天色逐渐暗下来了。
30、一向 一直
(1)一向:表时间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。例:他一向俭朴。
(2)一直:表时间适用于过去,现在,也适用于将来。例:一直坚持写作,肯定会有收获。
31、于是 因此
(1)于是: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、顺序上的承接关系。例:大家一鼓励,我于是就有了信心。
(2)因此:重在表因果关系;可构成“由于……因此……”格式。例: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,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。
32、暂且 姑且 权且
(1)暂且:暂时地,重在强调时间短暂。例: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,明天再去宾馆。
(2)姑且:暂时地,重在强调让步。例: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,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。
(3)权且:暂时地,重在强调迫不得已。例: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。
33、一定 必定
(1)一定:重在表示主观意志、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。例: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,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。
(2)必定: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。例: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,我们球赛必定会胜利。
34、索性 干脆
(1)索性:表直截了当,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。例:讲了几遍都不听,索性不讲了。
(2)干脆:直截了当,办事爽快。例:他办事很干脆。
35、通过 经过
(1)通过: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。例:通过学习,大家统一了认识。
(2)经过:引进某个过程,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。例:屋子经过打扫,干净多了。
36、继而 既而
(1)继而:状态副词,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。例:我先是一惊,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。
(2)既而:时间副词,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。例:既而雨停了,我们又欣然登山。
37、径直 径自
(1)径直:直接向某处前进,不绕弯,不间断。例:他出了校门,就径直回家。
(2)径自:自作主张,擅自行动,多含贬义。例:他没等下课,就径自走了。
38、临时 暂时
(1)临时:当时,到时,非正式性,非固定性。例:明天集合的地点临时再通知你们。| 临时工
(2)暂时:重在表时间短。例:老师叫我们暂时休息一会儿。
39、另外 此外
(1)另外:除此之外,表另提下文。例:我还要跟你谈另外一件事。
(2)此外: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。例: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,此外还有几颗梅花树。
40、何曾 何尝
(1)何曾: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发生。例: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。
(2)何尝: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或并非。例:我何尝不想去,只是没有时间罢了。
41、何必 何苦
(1)何必: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。例:你何必跟他过不去。
(2)何苦: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。例:你何苦跟他过不去。
42、几乎 简直
(1)几乎:将近于,接近于。例:我几乎不相信。
(2)简直:表完全如此,语气带有夸张。例:我简直不相信。
43、处处 到处
(1)处处:各个地方,各个方面。例:教师处处关心学生。
(2)到处:各个地方。例:到处都找不到他。
44、按照 依照 遵照
(1)按照: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。例:按照事实说话。
(2)依照: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。法律条文多使用“依照”。例:依照原样复制一件。
(3)遵照: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、指示和精神。例: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。
45、本来 原来
(1)本来:强调理应如此,一直如此。例: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。
(2)原来: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。例:原来是你啊!
46、必定 必然
(1)必定: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。例:我们必定胜利。
(2)必然: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。例:缺乏幻想的人,必然缺少创造力。
47、毕竟 到底
(1)毕竟: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,终归。例: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。
(2)到底: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,用在疑问句表追究。例:新方法,到底试验成功了。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?
48、日趋 日益
(1)日趋:走向,强调趋势。 (2)日益:一天胜过一天。
59、越发 更加
(1)越发: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。
(2)更加: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。
三、高考常考成语
1. 哀鸿遍野:比喻呻吟呼号、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。哀鸿,哀鸣的大雁,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。
2. 安步当车: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。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。安,安闲。
3. 安土重迁:安于本乡本土,不愿轻易迁移。重,看得很重。
4. 嗷嗷(áo)待哺(bǔ):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。嗷嗷,哀号声;哺,喂食。
5. 筚(bì)路蓝缕:驾着柴车,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。筚路,柴车。蓝缕,破衣服。形容创业的艰苦。
6. 抱残守缺:形容保守不知改进。
7. 白驹过隙:比喻时间过得很快,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。白驹,骏马。
8. 杯弓蛇影:比喻疑神疑鬼,妄自惊慌。
9. 杯水车薪: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。比喻无济于事。
10. 别无长(cháng)物: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形容穷困或俭朴。
11. 不足挂齿:不值得一提。谦虚说法。
12. 不足为训: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。训,准则。
13. 不可理喻:没法跟他讲道理。形容蛮横或固执。
14. 不胫而走:比喻消息传得很快。胫,小腿。
Back to home |
File page
Subscribe |
Register |
Login
| N